2023年9月28日清晨,隨著送水泵的啟動,甘甜的丹江水經梧桐水廠的制水工藝處理后,從清水池泵送到高新區千家萬戶。鄭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,作為鄭州市高新技術企業的聚集體,終于迎來了南水北調水源。優質的水源和安全韌性的“雙水源”體系,為這片區域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。
單水源單水廠,高新區供水事業的發展困境
黃河這條母親河,曾是高新區的唯一水源,而地處高新區的梧桐水廠,長久以來則是高新區的唯一水廠。由于歷史原因,高新區形成了單水源單水廠的供水模式。在每年夏季供水高峰,屢破紀錄的用水量時刻挑戰著供水人的神經和供水設備的可靠性,而上游水源的不確定性,則讓高新供水人時刻枕戈待旦。
“南水北調丹江水已供鄭州市區八年多,鄭州高新區何時才能用上丹江水,望領導給予回復”。這是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的一條留言,字里行間透出高新區居民對丹江水的強烈期盼。單一的供水模式已難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,以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、獲得感,則成為高新供水人努力奮斗的目標。
雙水源多水廠,構建安全韌性的供水保障體系
隨著鄭州市供水“一體化、一張網”改革的深入推進,鄭州水務集團為高新區供水事業注入了強心針:2023年5月,通過市區管網與高新區管網的聯通,高新區實現了多水廠供水保障,南水北調水逐步進入高新區百姓家中;同年9月,在省水利廳、省南水北調運保中心大力支持和市水利局、市城管局全力協調下,鄭州水務集團連續解決了“取水口供水能力”和“水量指標配置”兩大難題,成功實現梧桐水廠南水北調水源切換,高新區實現了全域南水北調水覆蓋。至此,安全韌性、品質卓越的供水體系在高新區初具雛形。
互聯互通八方支援,梧桐水廠融入供水大家庭
美好的生活背后,是供水人默默無聞、不懼艱辛的付出。梧桐水廠受限于歷史條件和空間限制,工藝上存在處理設施老化、清水池容積較小等“先天不足”,地理位置上距離南水北調干渠較遠,高程上地勢較低,供水能耗高,對于“雙水源”切換也無經驗可以借鑒。
“長風破浪會有時,直掛云帆濟滄海”。鄭州水務集團敢為人先,創造性地從二七區南水北調密垌口門泵站將丹江水“南水北調”至高新區,穿越鐵路、溝壑、河流、道路,歷經艱難跋涉二十余公里;又通過加設電動閥門、調流調壓閥等附屬設施,將甘甜之水穩定送入梧桐水廠。
為保障高新區雙水源新模式下的安全供水,鄭州水務集團牽頭建立多水廠聯合調度模式,構建了完善的數據監測和動態調度機制,根據高新區的需求動態調整供應策略;通過與市區十余座兄弟水廠的技術共享,以及鄭州水務集團各部門的強力支援,梧桐水廠在面對南水北調低溫低濁、高溫高藻等水質變化中,從容應對,不斷攻堅克難。
在鄭州市供水一體化一張網的新時代,鄭州水務集團堅持“四水四定”原則,不斷提升水資源節約集約安全利用水平,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高新區供水體系的韌性與安全性也將全面提升。
根據高新區給水專項規劃,隨著年底日處理能力10萬m3石佛水廠改造工程的建成和規劃京襄水廠的建設,加之市區管網與高新區管網的互聯互通,梧桐水廠這個功勛卓著的“老將”即將從前臺走向幕后,在全市供水一張網的供水體系中發揮自己的力量。
繼往開來,揚帆起航。鄭州水務集團將持續強化南水北調水為主、黃河水備用的“雙水源”戰略,提升供水服務水平,提高供水創新能力,為鄭州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供水支撐。
首頁
鄭水風貌
鄭水新聞
行業動態
信息公開
政策法規